宝宝的咀嚼训练,对吞咽有什么影响?
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开始,就需要进行咀嚼和吞咽的训练了。
刚开始喂米粉等泥糊状食品时,因为孩子舌头的推挤反射还没有消失,几乎每个婴儿都会或多或少将食物顶出来,有的孩子吞咽时还表现出干呕,主要是孩子的吞咽动作不协调的缘故。
真正掌握好吞咽和咀嚼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,以我家宝宝来看,1个月是有的,灰心沮丧是难免的,有的宝宝掌握的快,几天就可以顺利吞咽了。一定不能着急,硬逼着孩子吃,更不能为了减少麻烦干脆还是用奶瓶喂米粉。
如果没有规律地、有计划地训练咀嚼能力,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、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。
如果没有及时训练,宝宝过了1、2岁之后,家长就会发现宝宝因为没有良好的咀嚼能力,还在用小嘴抿啊抿的,无法咀嚼较粗或较硬的食物,对于米饭或者其他有硬度的食物宝宝会很抗拒,因为咀嚼能力跟不上,吃这些食物对他太难了!有可能造成营养不均衡、挑食、吞咽困难等问题。
为什么要训练宝宝咀嚼能力
宝宝出生后就有寻觅乳头及吸吮的本能,一旦吸入母奶之后,宝宝就会进行吞咽奶水的反射动作,而且随着月龄的增加,吞咽能力会越来越协调且进步。但是咀嚼能力的完成,是需要舌头、口腔、牙齿、面部肌肉、口唇等配合,才能顺利将口腔里的食物磨碎或咬碎,进而吃下肚子。所以,咀嚼能力是宝宝整个口腔动作长时间且经常的练习使用,才能达到的能力。
1、咀嚼能力低下易营养不良
如果家长没有积极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,并忽略提供各个阶段不同的辅食,等宝宝过了1岁之后,就会发现宝宝因为没有良好的咀嚼能力,而无法咀嚼较粗或较硬的食物,有可能造成营养不均衡、挑食、吞咽困难等问题。
2、咀嚼能力低下影响语言表达能力
宝宝的口腔肌肉功能得不得锻炼,会影响面部、口腔肌肉的发育,而牙龈和牙齿没有得到适当地挤压和锻炼,发育和排列也容易受影响,可能不牢固或者牙列拥挤,而且舌头、嘴唇等口腔器官的灵活性也会受影响,阻碍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什么原因导致咀嚼能力低
以为孩子一出生就会吃奶,他们就理所应当会咀嚼东西,咀嚼能力需要通过后天训练得到。孩子咀嚼能力差的原因可能是:
1、未及时添加辅食
给孩子添加辅食不仅仅是补充宝宝成长所需要的营养,更重要的是锻炼他的咀嚼能力。锻炼宝宝咀嚼能力的最佳时期是6-12个月,如果没有及时添加辅食,宝宝的咀嚼能力就容易减弱。
当孩子的挺舌反射(舌头自动将外来的东西往外推)减弱或者消失,对你手中或者勺子里的东西感兴趣,看你吃东西时砸吧小嘴,或者宝宝总想吃,总吃不饱。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给宝宝加辅食了。
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,因为宝宝嘴巴不适应吃辅食,肠胃功能也还未健全,无法消化处理多样的食物,容易引起过敏或者腹泻、便秘等情况。
但最迟不要晚于6个月。随着宝宝逐渐成长,身体需求的营养越来越多,母乳越来越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,需要额外给孩子补充。太迟添加辅食也影响孩子的咀嚼能力发展,没有在该锻炼的时间内获得锻炼。
2、食物过软过碎
到了一定年龄,本该吃颗粒食物了却仍让孩子吃糊状食物,势必会影响他的咀嚼能力发展。
辅食添加四大原则:
1、添加辅食的种类由一种到多种
2、制作辅食的稠度由稀到稠
3、一次喂养辅食的分量由少到多
4、烹饪辅食的性状由细到粗
辅食添加的形状应该是由细到粗,而不是一味的软碎烂。大家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年龄比对一下,这个阶段他应该吃什么形状的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