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视觉功能发育顺序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发育
婴儿视觉功能发育顺序
新生儿:有分辨人面孔能力:出生1周内视力0.01~0.02,即正常人的1/6,。
1个月:能看见面前20cm左右的物体,双眼能跟随水平方向移动的物体追视范围可达45⁰;视力0.05~0.1,能辨识红、黄、蓝三原色。
1.5个月:双眼表现出轻微的辐辏。
3个月:能注视近处的物体,眼球能自由运动。眼球并不能注视,但会被面孔、灯光或运动物体所吸引。中间色也没太大问题,虽然无法认识颜色的名称,但对光线的反应及辨识能力已经相当不错。双眼追视移动物体范围可达180⁰.
4个月:双眼辐辏协调很好,开始会辨识颜色,能对双眼的实现进行调整。
5个月:头眼协调好,能凝视物体。
6个月:视网膜已很好发育,看物体时用双眼同时看,已获得正常的“双眼视觉”,因此,眼睛和双手可以相互协调做简单动作。对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已有一定发育。
6~8个月:从卧位发展到坐位,同时也代表着视力范围从左右发展到了上下,视野完全不同。此阶段眼睛。手脚、身体等协调能力较佳,所以是视觉、听觉和表情反应最佳的统合时期。
8~12个月:此时通常会喜欢坐着丢东西,然后爬行追物品,或者想要站立拿东西等。那是因为宝宝看到物品,以丢东西的方式来测距离,也有了空间感,同时也证明了视觉发展程度。视力为正常人的2/3。
手眼协调能力发育
为了抓握物体,除了需要把抓握对象从周围其他事物中区分出来,还需学会拇指与其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和手眼协调。
手眼协调是指子啊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。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随神经心理发展的成熟而逐渐发展起来,标志着发育的成熟度。
随着精细运动能力提高,手眼协调能力愈来愈占重要地位,贯穿于精细运动之中,精细运动能力发育离不开手眼协调能力发育,手眼协调能力发育是精细运动能力发育的关键。
从婴儿手的抓握动作发育可以看到,婴儿期抓握动作出现了初步的手眼协调--摆弄物体的动作。但是,这些动作往往还不是准确而灵活的。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条件下,进入幼儿期,在经常接触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过程中,由于成人反复示范和儿童不断模仿,逐步学会了熟练的摆弄和运用这些物体的动作能力,例如,用茶杯喝水,用匙子吃东西、自己穿衣服、扣纽扣、戴帽子、擦鼻涕、洗手等。
虽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但是如果平时注意培养训练,手眼协调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