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音障碍的指导原则有哪些?
1.指导原则
(1)指导目标音的听觉确认阶段
(2)目标音的确认比较阶段
(3)加强对目标音的印象,观察构音技巧
(4)正确构音的阶段
(5)扩大练习的范围
(6)体会正确与不正确的构音方式
(7)自动发出,能做修改
2.构音障碍训练的方法(1)耳朵的训练:
所谓「耳朵的训练」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将正确语音的听觉印象深植脑海,且能够很容易就对正确音与不正确音做听觉上的分辨。许多有构音障碍方面问题的学生,通常是下意识的重复错误音,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构音是错误的,也就是说他对自己所发出的语音与正确音比较,听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的能力并没有被训练发挥出来,这也是他们所最欠缺的基本能力。经由此训练提升构音障碍问题学生的「比较对照」能力,如此,连接自己的口与耳的另一条新的回路因训练而又被重新开辟出来。
耳朵
训练
「耳朵」的训练有下列几个步骤:
a.先能听出目标音
在游戏或许多教具、教材的设计中将目标音先让学生能在脑海中保有印象,在一再的重复中,训练学生能从一连串的发音中,听出我们所设的目标音,譬如他的ㄙ音错误,则在一连串的发音中隐藏着一个ㄙ音,训练让学生发觉它。
b.认识正确音
将音的特征或性质明确简单的指出,让学生增加印象并且熟悉它,必要时可以利用扩音设备增大老师的声音加强印象,也可以替各个音取一个学生容易记忆的名字。
c.比较辨别正确音与不正确音
在单音或音节中不时穿插正确音与不正确音,然后让学生指认老师的错误。或者,是利用录音机录下学生的不正确音与老师的正确音,重复互相比较。如此即可训练学生的语音辨别能力。
(2)教导正确的构音方法
a.利用关键语(key word)
对某些学生来讲,虽说有某音是构音障碍,但经多量的音节提示做构音检查或会话中,可发现在某些单语中原本判断为构音障碍的音却发能正确发出。如有发现此音,则可以此关键语着手,慢慢分离,确认,去影响其不正确的发音。
b.刺激法
给于强而有力的听觉刺激,同时,当时的构音器官的位置及动作也让学生观察,然后模仿之。
c.「经以上的步骤之后的结果则会发出正确的音」此因果关系可让学生理解为让学生了解,如按照老师的指导步骤做,就能发出正确的音。老师对于教材教具的制作则须细心思量。
d.构音器官位置调整法
让学生注意唇、舌、颚等的位置及动作,必要时,可利用各种器具给予触觉的刺激、或被动的给予调整位置,让学生能去意识到器官的位置摆放及控制。但在施于此训练方法时需注意到会产生一些不希望的副作用,如发生对说话意愿的抵抗、口吃的发生等。所以如对幼儿或学童施以此训练时需慎重的考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