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统亲子游戏大全(下),纯福利还不快来收藏
一、什么是感统游戏?
感统也叫感觉统合系统,感统游戏就是通过游戏来锻炼孩子感觉统合7大感官系统,感觉统合指人体的感觉器官(眼睛、耳朵、鼻、舌、皮肤、前庭网膜等)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信息(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嗅觉、触觉、前庭觉和本体觉等),输入大脑,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统合、分析,进而有所领悟、学习、或再命令运动系统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。
二、感统游戏失调的危害
1、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,在阅读时常出现跳字跳行、文字会经常抄错等错误,在生活中还经常丢三落四;
2、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,则多数表现为对老师、家长的话充耳不闻,同时这些儿童记忆力差;
3、触觉统合失调的儿童,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或过份迟钝,表现为好动、不安、自言自语、无法和人沟通,甚至怕洗澡、理发、穿新衣等,有部分孩子喜欢啃手指甲;
4、平衡统合失调的儿童:喜欢激惹及攻击他人,动作协调能力差,穿袜子穿反,难学会系鞋带,写字时字距行距忽大忽小,画线歪等;
5、前庭觉统合失调的儿童,做事协调能力差,注意力不集中,易将鞋穿反,晕车、无法把握方向;
6、本体觉统合失调的儿童,多数不会跳绳、跑步动作不协调和容易受挫、缺乏自信、笨手笨脚。此外,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、表达困难等。大脑的学习有赖于身体感觉的输入,感官统合协调的孩子其大脑会发挥其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。
三、为什么会出现感统失调?
宝宝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成长空间相对狭窄,在加上小到大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很少就容易导致感统失调,比如常常听医生说的发育迟缓,自闭症等等都和感统失调有一定的关系。
四、感统训练亲子游戏
46、治疗球—肌力训练
训练目的:肌力、速度等。 训练要求:仰卧/俯卧/站立;(1)以倾斜度控制难易度;(2)运动量以肌肉最高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~九十时实施。
难度设置:(1)治疗球上侧滚翻;(2)仰卧抬头训练加强颈屈肌; (3)仰卧起坐; (4)俯卧撑双臂屈伸;(5)俯卧后弓身; (6)仰卧/俯卧抬腿;(7)站立治疗球上用脚弹跳;(8)球*墙,面对或侧对球站立,单足举腿置于球上; (9)坐在治疗球上,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。
帮助给予: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。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,请以鼓励、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,不要强迫配合,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,效果适得其反。
47、治疗球—月球游戏
训练目的:体能要素的提升,身体意识的培养,兴趣与幸福感等。
训练要求: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,家长把球递给儿童,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。循序渐进,配合音乐,配合协助,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学习。
难度设置:(1)以治疗球压挤全身;(2)推大笼球前进,或拨球后退走;(3)依规定路线推球前进或回避障碍物推球前进;(4)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;
帮助给予: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。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,请以鼓励、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,不要强迫配合,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,效果适得其反。
48、用力拉着绳子时,仍能拉动绳子
训练目的: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。
训练要求: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,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。
难度设置:A 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,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;B 成人用力地拉着绳子,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。
帮助给予:1 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,孩子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;2 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尝试和成功;训练时,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,避免孩子因不当用力而受伤。
49、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5次
训练目的:提供前庭刺激,训练计画动作能力。
训练要求: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,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,使其象蛇一样扭动,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。
难度设置:A 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,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;B 快速地摆动,动作幅度大,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。
50、跳脚印
训练目的:训练两侧性、空间距离、平衡、协调、柔软、眼─手协调、注意力、抑制异常 肌张力、矫正姿势(内外旋、内外反)、步态训练。
训练要求:按照图形所示,双脚立定跳向下一目标脚印。难度设置:A可先用双脚交替走几回,让孩子熟悉大致的距离。B双脚立定跳,按图形要求跳;C听着家长的口令(指令)跳;
帮助给予: 开始时家可站在孩子身后,双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帮助其完成凌空双脚跳起和落下的姿势,指导孩子跳向下一目标,等孩子的判断和目测水平提高后让其自行练习,家长只给予口头提示即可。
51、能在双脚离地时,双手同时拍一下
训练目的: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。
训练要求: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。
难度设置:A 先熟练双脚跳;B 再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。帮助给予:1 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;2 给孩子做示范,边做边讲解;3鼓励孩子独立完成,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。
52、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20厘米宽的平衡木
训练目的: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。
训练要求: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。难度设置:A 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;B 逐渐地拿大件的物品;
帮助给予: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,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,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。
53、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3米远
训练目的: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。
训练要求: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的物件向前走。难度设置: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。
帮助给予: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,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,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。
54、能两眼睁开双臂伸直(或交*胸前)单脚站立5秒
训练目的: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。
训练要求:孩子睁开眼睛(或者双手交*在胸前),单脚站立5秒钟。难度设置:A 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;B 然后练习双手交*在胸前站立。
帮助给予: 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,可以让他/她先尝试扶着椅背或握着训练者的手站立5秒;2 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长进,则要求他/她只在需要时才扶持;3 在孩子前方视平线的位置给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/她看的东西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;4 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。
55、滚筒游戏
训练目的:调节中心与平衡力。
训练要求:让孩子俯卧在豆球上,前方放置一玩具,让孩子双手前后划动,双大腿贴住豆球,探身取玩具。 难度设置: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俯卧在球上;B鼓励孩子双手前后划动,家长应用手扶着豆球,帮助孩子均匀用力,避免球滑离孩子的身体。C鼓励孩子边划动双手,边向前移动,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让球滑走。
帮助给予:完全身体指导;必要时给予身体指导;
56、袋鼠跳
训练目的:强化前庭刺激,控制过敏信息。
训练要求:孩子站在袋中,双手提起袋边,双脚同时向前跳。
难度设置:A只要求分段跳,每次跳2-3步的距离;B撤销身体指导,要求一次性跳1-2米的距离;
帮助给予: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,直至孩子技巧纯熟。
57、平衡与协调
训练目的:平衡、协调、肌力等。训练要求:仰卧/俯卧。
难度设置:(1)仰卧双脚着地,双腿屈伸;(2)俯卧双脚着地,双腿屈伸;(3)俯卧双手着地,双腿屈伸;(4)仰卧双手着地,双腿屈伸;(5)仰卧/俯卧双手做模仿或规定动作; (6)仰卧/俯卧双脚做模仿或规定动作;(7)俯*治疗球,双手抱起治疗球并推出;(8)仰卧垫上,双脚屈腿或直腿将球夹起。
帮助给予:(1)每一动作次数或时间不能太久(视其肌张力而定);(2)动作由易而难、次数时间由少到多;(3)注意协助(他动─协动─主动)。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。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,请以鼓励、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,不要强迫配合,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,效果适得其反。
58、跳数字
训练目的: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。训练要求: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-10或1-20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,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,以跨到圆形内为胜。
难度设置:A 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,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,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;B 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、双数跳;C 可玩双人游戏,创造出各种玩法,以最终达到终点为胜。
帮助给予:1 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,可在开始时握他(她)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下帮助他(她)跳跃;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,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。
59、打保龄球
训练目的: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: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,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。
难度设置:A 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,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,有成就感;B 要求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; C 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,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,5次击球中有3次通过。
帮助给予:(1)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,直至孩子掌握要领;(2)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、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。
60、运小球
训练目的:训练手眼协调能力。训练要求: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,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,运到距离2米的大容器中。不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。
难度设置:A 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并且把距离设短一点;B 孩子的技巧纯熟以后可尝试用大的塑料或布球;C 使用乒乓球,5次运球中有3次球没有掉地通过。
帮助给予: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,都要给予手把手的帮助,要确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。
61、滑雪
训练目的: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。
训练要求: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,当做是雪橇,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。
难度设置:A 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;B 双脚踩纸前进;C 赤脚踩纸前进;D 赤脚踩纸前进或后退。
帮助给予:给予适当的搀扶;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。
62、跳跃
训练目的: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。
训练要求:在地面上摆放数个小号的呼啦圈,要孩子以双脚跳或单脚跳的方式跳过所有的圈圈。
难度设置:A 双脚跳,并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近一点;B 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远一点;C 单脚跳;D 单脚跳并连续跳完所有圈圈。
帮助给予:开始时可站在孩子前方,等孩子双脚落地时稍微扶他一下,帮助孩子保持身体平衡。
63、拍气球
训练目的:手眼协调能力,动作的计画能力。训练要求:把气球往上抛,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,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。
难度设置:A 双手轮流拍打;B 在地上设置简单的“路障”(如玩具或凳子),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。帮助给予:(1)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,延迟下落的时间,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;(2)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;(3)提醒孩子看脚下的“路障”。
64、软骨功
训练目的: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,并提供触觉刺激。
训练要求:用一条粗棉绳,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,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,由脚下拿出来;或者由脚套进去,从头部拿出来。
难度设置:A 刚开始训练时,绳圈可以相对做大一点,容易取出;B 先训练从头套到脚,再训练从脚套到头。
帮助给予: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,要学习技巧。
65、摇摇船
训练目的:控制迷路张力反射,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,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。
训练要求:孩子躺在地上,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,前后摇动二十下,或左右滚动二十下。
帮助给予: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,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,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,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。一旦孩子掌握要领,及时撤消帮助,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。
66、抱球翻滚
练目的:提供前庭刺激,抑制颈部张力反射。
训练要求:孩子躺在垫上,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,高举过头。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,球不可以松掉。
难度设置:A 滚3-4下;B 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。
帮助给予: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,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,推动他的肩膀或脚,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。





关闭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