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期前言语行为发育(二)
* 来源 : * 作者 : admin * 发表时间 : 2016-08-20 * 浏览 : 84
连续音节阶段(4~8个月)
大约从4个月起,婴儿发音出现明显的变化,,增加了很多重复的、连续的音节。一方面,婴儿发音较多的是对成人社会性刺激做出的反应:另一方面,发音内容大多以辅音和元音相结合的音节为主,并且有一个从单音节发声过渡到重叠多音节发声过程。

4-7个月,汉语婴儿发音大多类似于零声母音节和部分声母加韵母的单音节,如拉长音的/ya/、/ao/、/wa/、/ba/、/bei/、/da/、/dei/、/hi/、/gong/等。这种情况反映出婴儿发音结构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。同时,这一时期的婴儿正处于辨调阶段,他们能区别男声和女声、熟悉和陌生的声音、愤怒和友好的声音。但对区别语义的汉字、词、声调并不敏感,而是对父母或其他成人说话时表现情感态度的语调十分注意,能从不同语调的话语中判断出交往对象的态度,父母用愉快的语气与婴儿说话时,语调出现升扬的变化,4个月的婴儿便能用微笑和喁喁的作声作出反应。

6个月之后的婴儿能感知三种不同的语调(愉悦的、冷淡的、恼怒的),同时出现较多的重叠性双音节和多音节现象,开始有近似词的发音,如/mama-ma-mama/、/ba-ba-baba/。可以说,这是婴儿对发音结构更高级的控制的反映。4-10个月,逐渐学会使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,而这种表达往往伴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。
上一条: 儿童学习能力障碍有什么症状
下一条: 大脑言语中枢的成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