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独孩子的家庭康复方式—爱和自然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,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,并且与孩子共度的时间最多。而对于自闭症孩子,同时还要强调早期密集性康复训练的重要性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除了在机构里老师对孩子的康复训练以外,家长同时也要让孩子在家庭这个“真实世界”里进行技能学习。
然而,我们经常会遇到家长这样问:“我知道家长学习康复知识对孩子非常重要,可是现在自闭症康复训练方法鱼龙混杂,我们家长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?又该教孩子什么……”
“学习爱和自然理念啊!”
“什么是爱和自然理念?我们学起来简单吗?这种新康复方法对孩子有效果吗?”
“哈哈~家长您请放心!爱和自然理念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的,就是在家庭这些生活自然环境中,给孩子提供爱的养心环境,让孩子在应用中去弄明白,在明白中去应用,在重复中去理解,在理解中去拓展,在拓展中去创新,在创新中去独立,让孩子在生活化快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和他人互动,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真谛,很自然地引导孩子使之最终回归社会!”
“听起来是这么回事,我家宝贝就是不愿意呆在固定的房间里做卡片,学知识,我们孩子的课堂就是应该在生活中,不要固定在一个小范围内……”
Ps:爱和自然首先就是要爱孩子,尊重孩子,同理孩子。给孩子一个和谐、轻松、快乐的氛围,让孩子愿意去和你亲近、沟通、交流,和我们一起玩儿,在这个基础上,把自理、动手、规则、秩序等一系列学习内容很自然地穿插进去,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诸多学习能力。在爱孩子,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还要同理孩子,和孩子玩平行游戏,会增加孩子和我们之间的情感意识。
如何在家庭环境中进行“爱和自然”康复训练,这是每一位星爸爸星妈妈迫切需要了解和学习的,那么今天我们就以“爱和自然”厦门首康儿康康复科李陵容主任的课程讲义进行一个小小的分享。
首先,家长要学着利用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
家长反映的问题:
1.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不听话,学校老师让干什么干什么,在家里却什么都不做?
2.有的家长反映孩子进步慢,而毕竟上课时间有限,需要一个量的积累?
3.孩子在学校都会,在家不会做,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的泛化到家庭中?
针对以上问题,李主任认为,在家庭生活中,孩子的学习能力,日常互动,都要做到家园共育,家长要明白5+2=0理论。当孩子离开机构,孩子的学习环境已转移到家里,家庭环境是主要学习环境。
如果孩子不能够很好的与家里人进行沟通互动,就很难在幼儿园融合,很难融入大环境。所以,家庭中和谐的亲子关系,更好的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。
如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家庭互动环境?
○硬性环境:一个结构化环境,有卧室,厨房,餐厅,客厅有较齐全的设施,让孩子体验生活中去感受学习。
○软性环境:给孩子创造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。家庭成员是团结有爱的,扮演不同的角色。比如陪伴者,示范者,同理者,环境控制者,引导者等。
孩子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环境?
○自由环境:给孩子空间和时间,在自由自在的环境里,使孩子得到充分自由,在此过程中去发现孩子兴趣,追随孩子兴趣。
○结构化环境:在自由探索阶段之后,找到兴趣点介入点,找到适合孩子的环境和人物,通过适合孩子的环境设置,在结构化过程中去提高孩子的意识和能力。
○主题规则游戏环境:经过自由探索和结构化实施,在主题环境里,孩子能够与我们分享主题游戏,想象游戏,分享精神层面的心得与感悟。
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有几个阶段?
○听阶段(让孩子泡环境)
○看阶段(孩子关注到环境)
○体验阶段(孩子去尝试去发现)
○操作阶段(孩子去完成去参与)
○拓展阶段(孩子能够与他人一起协作)
○创新阶段(孩子自我发展,自我泛化延伸)
(备注:整个过程中,孩子是快乐的,满足的,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!)
利用家庭环境与孩子有效互动时的注意事项?
○放弃身份
○放开自己
○耐心等待
○坚持陪伴
○温柔包容
○了解需求
○交流心得
○分享感受
在家庭活动中家长可以照此模仿,逐渐将爱和自然教育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家长的心里,让更多的特殊孩子在生活化快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和他人互动,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真谛,很自然地引导孩子回归社会,健康快乐成长。